• 今天是:  

故事,拿什么来自圆其事?

发布时间:2022-03-29  来源:老张弹语文

故事,拿什么来自圆其事?

——关于情境化命题之下的作文训练

常言道,论证说理,要自圆其说。那么写人记事呢?是否也要“自圆其事”,就是将自己所写的一件事讲得符合生活情理。

   一、案例呈现

(一)断网了

空调低垂着头,乏力地吐着几口凉气。我似橡皮糖般无力地瘫在了沙发上,今天手机的运行,也格外之少。

外面毒辣的太阳,透过窗户毫不留情地灼烧着我每一寸外露的肌肤,似要将我化在沙发上。妈妈却依旧乐此不疲地包着馄饨,备着今晚亲戚们的大聚餐。

妈妈口中饶有兴致哼着的小曲却在我的耳中如音响般扰乱着我的耐心,我不断地在沙发上翻来覆去,口中不停地“哎、哎”叹着气。

“昨天不是和你说要断网的嘛,让你缓存几部片子看看,活该你把我的话当耳旁风。”妈妈似乎有些不耐烦我的唉声叹气,把我赶出了门催我多去运动。

门外的每一秒都是煎熬,我盯着大铁门上的自己亲手写的一副对联,再次深深叹了口气。

独自一人蹲在一棵茂密的大樟树下,即便如此,没过几秒汗便浸透了我的T恤。十字路口上,碧青的柏油路似乎升腾着水汽,扭曲了我的视野。路口一片死寂,与之相反,台阶下的野球场上仍有一队人不知疲倦地起跳着,勾着手,眼中充满着神采地看向框。

不知何时,我已坐在了场边的板椅上,聚精会神地看着每一球。

当中有一个我从小的玩伴,虽打算拉我进来,却也只能调用“他很高,很会干扰人”来调侃我的球技,确实,除此之外,我一无是处。

当带着自卑站在场上时,我才清晰地感知到每个人都在多么剧烈地喘着粗气,但又反观自己,又有什么理由推脱。

技术是过不去的硬坎,无论是有多么亢奋,零得分都是我避免不了的。但当散场时,我却能拖着疲惫的身躯,肆无忌惮地躺在地上,一边痛快地大口喘着粗气,一边闭上眼享受空中所挥洒的汗水和活力,我的胸腔发自肺腑地沸腾了起来。

互联网就像一层无形的网罩,笼罩着我,阻断了我对外的一切爱好。

但是,打破它很简单,一个午后,一场球赛,重拾对生活的热情,感受生活的美好,或许,这才是我,也不止是我,所真正需要的

* * * —— ◇ *◆ ◇ ◆ ◇ —— * * *

 (二)“善”,我的年度汉字

 回头,老奶奶拎着一整袋橘子,伸长着手朝我挥动,我也亮了亮手中的橘子。

记得那时疫情刚刚过去,我们也重新回到学校,父母都很忙,我只好走回家。

延时服务完,天已黑了大半,走到小区门口,只见:“停电到明早600”唉,虽说我是男孩子,但是我是真怕黑,正巧,一位小区常碰见的老奶奶刚走进走不久,似乎是刚买完橘子,我大声地打了声招呼,便尽快赶回家。

正小跑着,一辆电瓶车从我旁边呼啸而过,停电了,灯也不开,都吓到我了,正想着,只听见一声“唉——”,一袋橘子便散落在地,四周漆黑一片,在月光的照耀下,那橘子十分醒目。

似乎是见老奶奶没有大事,那人竟骑车走了。我立刻追上前:“啊有碰到您啊?没有事吧?”

老奶奶惊魂未定,扶着胸,呼吸急促,我赶紧扶了扶她,稳住气息。

终于舒缓下来:“那人骑得也太快了,撞是没撞到我,哎呦喂,吓死我了。”“对,差点也撞到我,刚想提醒您就……”

说话间,又瞥见散落一地的橘子,我凑近她:“先帮您把橘子捡起来。”“哎呦,谢谢,谢谢,小伙子,要不是你……”

我动作迅速,一袋橘子也很快捡完,放在一边,又走近她:“让您先站起来。”我一面扶住肩膀,一面向上提,腿很快伸直,站了起来,又扶住她,让她稳一稳。

等她恢复得差不多了,又捡起一旁的橘子交给她,:“看看是不是这么多。”看到橘子,老奶奶似乎想起来什么,用手在袋子里翻来翻去:“谢谢你啊,小伙子,你看我也没别的,挑个好点的橘子给你吃吃吧……”我连忙谢绝:“不用了,谢谢奶奶。”可她的动作并没有停下,终于拿了出来,递给我,见她盛情难却,我只好收下:“谢谢。”“我应该谢谢你!”

“那我先回去了,还要写作业呢。”她拍拍我:“真不好意思,耽误你了。”我拿着橘子,快步回家,回头看,她还在朝我挥手。

刚开年就做了件善事,而从那以后,我也常想起奶奶给我的橘子,也一直在助人为乐,这些大大小小的事组成了我的年度汉字“善”,对,“善良”的“善”

* * * —— ◇ *◆ ◇ ◆ ◇ —— * * *

二、问题剖析

1>异中有同

两篇例文虽题目、情境、要求不同,尤其是面对“断网了”和“校园年度汉字”这种特定的情境,两位考生都不约而同地采用“变向”的方式,跳脱开题目规定的情境,按照自己的惯性套路走向了“虚无”。

在例(一)中,是否写清楚了“断网”和“打球”之间必然联系?在例(二)中,自家小区的事,如何与“校园里”的事发生瓜葛,是怎么牵扯到一起的呢?一般的作文,考生在叙事中或叙述后,可以有意图地通过抒情议论来点题;但在有一定情境要求之后,其前提条件是,前面所讲述之事须大体符合基本的情理或逻辑,然后可顺势议论几句,而两文仅仅在结尾议论几句,极力表明自己没有偏离题意,至于自己所写的事情是否合乎情理,或从未考虑。

2>“情境”之为何物

如今,作文题目通过导语来创设“情境”以求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已成为许多地方的优先选择,只是情境的虚实、大小、真伪有所差异而已。但许多师生面对“情境”,可能有点“漠然处之”,依然按照老套路出牌,恐怕难免撞南墙。

2017版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考试、测试题目应以具体的情境为载体”,初中新的课标估计与此也基本一致。情境,此处指的是社会生活情境。它是写作的条件与背景,也是一种规定,脱离此情此境,可能再好的素材、故事都无能为力。譬如去年我市新吴区以无锡市创建文明城市为背景,拟题“行走在文明的春风里”考查学生,许多考生也是随便写一件事情(补课、学钢琴、体育测试……),然后沿用老办法,在结尾处贴个“文明标签”,以此应对,自然离题万里。

平心而论,情境未必是给学生“挖坑”,或许是搭了个“桥”,为写作提供一个支架。“行走在文明的春风里”,提醒考生,契合“文明”、无锡“城市创建”的人与事有哪些,该怎么写。“校园年度汉字”不仅告诉考生,年度汉字长得啥样儿,“校园”二字提示学生,只要写与校园生活有关的内容,都是合理的。怕就怕,学生对每天在身边发生的事情熟视无睹,那就不是作文的问题,而是做人的问题了。这也是情境化命题对考生的一种要求,即以“社会参与”“时代思考”“家国情怀”为导向,鼓励考生关注他人,关注社会。

有些作文,虽然没有什么提示语,但也自带情境,譬如《家里来客人了》《我家的节日》《校服的故事》等,题目自身就是生活化的。

以往那种很“诗意”,满满的“文艺范儿”的题目,或是材料作文,学生审题靠“猜”,只要猜对了,完全可以按自己的预设套路来写。(早有学者指出,目前的考场作文,体式上大多呈散文化,主观色彩过多,无病呻吟泛滥,生活内涵稀少。)那些题目大多规定了情感、立场的高度,并没有要求叙述的合理性、对象化、目的性,因此,看似高深莫测,实则表达很随便。或可如此理解,情境化命题,是对一些庸俗套路的反制。

3>“组织”方见真功

“断网”与“打球”,“校园年度汉字”与“扶助老太太”,它们之间并非完全“绝缘”,关键是看考生怎么来“组织”,即合情合理的表达,既符合题旨,又能彰显个人叙事路径,使文章搭起了架子,有了表达的方向与参照。

情境,要求学生须在相对具体的生活场景中,针对特定的对象、场景、目的和方式方法,来完成一次言语交际活动。自然,情境不排除一些正常的生活模式(套路?),但它要求考生不能狗戴嚼子——乱套!你要按照情境,对生活现象、个人经验、写作方式、文章架构进行合乎情理的排列组合。

断网了就去打球,这中间缺乏一个合理的链接路径。没断网前,自己是否打球?球技如何?若是本来就差,这个故事有何可悲?若是球技较差,但自己态度认真,抢断积极,情节会怎样发展?能呈现怎样的主题?若是原本球技不错,只是沉溺于虚拟的游戏或别的,而导致技术失常,扫了大家的兴致,故事又当如何讲下去?会形成一个怎样的主题?

校园的年度汉字,怎么会以自家小区为主要事件和场景?它是由学习引发的,还是毫无关联的?这是社会实践,还是贯彻老师的教诲?在已经明显背离题目情境之下,该怎样调整或转向?

这类似于做数学题,要有一个大致合理紧凑的推演过程。而许多考生之所以写不好作文,不是不知道开头与结果,而是中间环节总是跳步、省略,导致语脉隔断、变向,甚至南辕北辙。

美国有个“6+1要素”作文模式,即想法和“内容、组织、口吻、措辞、流畅、惯例”,后加了一个“呈现”。我们会发现,在学生写作和教师训练指导过程中,“组织”是软肋,乃至是“省略项”。

姑且不论当否,许多教师其实是在要求学生“写”作文,在素材积累、表达技巧、辞藻、样式上用力过猛,而学生脑子里如何才能“有”作文,没注意,也没啥主意。组织,是一个比较麻烦的工作,但也是作文训练绕不开的坎,学生懒得想,或想不通情有可原;教师若亦是如此,那最后只好去“假话大冒险”了。

古人云:“思之思之,神鬼通之。”以社会生活情境为主的作文命题,就是要限制套作宿构,还原写作过程中思维参与的意义,写作是以思维为基础的综合技能,而不是单项技巧,学生要讲好自己的故事,写出真实的生活。思维打通了,其余写作要素大致一通百通,纲举目张。所谓合情合理的表达,就是写清楚、写具体、写通顺。

4>关键“桥段”要写好

写打篮球(含学琴、演讲……),是不是只有一种情境和桥段?都是水平很差、感觉很不好,可最后,却又“逆袭”成功,皆大欢喜?再者,即使写打球,哪些文字是具体“描写”打球的呢,譬如如何笨手笨脚动作生疏,如何错失关键一球等?

撇开情境,姑以停电为背景写帮扶摔倒的老人,和打篮球相似,也是回避正面的、具体的、关键的描写叙述,只是蜻蜓点水交代一笔“停电了”,然后就信马由缰地自说自话了。老人被撞,撞哪里了?是否受伤?要不要通知家人、或物业?黑咕隆咚的,人看不到,反而能看到掉地上的橘子?现在若停电,还是以往农村里一片黑灯瞎火吗?路灯、辅助照明设施呢?(想想乌克兰被轰炸,城市依然有灯光)这样违背基本常识,使得叙事既不清楚,也不具体,更不通顺。

所谓关键“桥段”,就是叙事的高潮。说到知识,师生都懂,具体怎样写,老师教的往往是一些技巧(描写手法、修辞手法、排比句、优美词语),考生往往是抒情议论强势,描写叙述弱化。譬如例(二)即使是描写叙述,也是人为制造一些“波折”,于情于理都不合适。

所谓关键桥段的描写,其实就是把它写得身临其境——符合生活常识常理。关键桥段的叙写,其实还是需要一种“大技能”训练(李华平语),而不是单项技巧复制。这种“桥段”的打造,依然要依托题旨、情境、意图来构思表现,也就是说,这些“桥段”也需要考生先“理”后“叙”,而不是机械地套作。

作文欲求突破,往往是思维的开放,观念的放开,套路的放下。